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  (王恩博)“低廉生产要素成本这一"中国制造"的传统优势如今已不复存在,甚至将可能变为劣势。”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如是感叹。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外贸形势亦颇为严峻。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仅增长0.9%。随着“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风光不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纷纷开始求变。

  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力要素成本日益上升是“中国制造”面临的一大问题,在东盟地区耕耘多年的华立集团对此深有体会。汪力成告诉记者,现在越南、印尼等国家的生产要素成本比中国更低,中国企业在低端产品上已无力与其竞争。他认为,“中国再拘泥于低端产业没有前途”。

  在汪力成看来,对于志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已到了转换思维的时候,“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制造经验,如再不向高端产品转移,将难以为继”。

  然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走出去”时亦为传统“中国制造”产品“低端”的标签所累。

  在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中,海康威视是上市市值最大的公司,堪称行业领先者,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一波表示,在其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全世界用户对中国品牌认同度较低是一大难题。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固有印象仍停留在低端产品。”郑一波对此颇为无奈,“即使我们产品的性价比与全球一流企业相比毫不逊色,但在品牌知名度方面仍相距甚远。”

  面对这一瓶颈,海康威视的应对方式是丰富“中国制造”的定义,令其由“低端”向“高大上”转身。

  据介绍,海康威视如今正着力打响自主品牌,目前其产品中自主品牌比例超过七成,占总销售收入比例亦逐年提升。此外,从安防产品多元化,到整体解决方案,再到提供视频内容和服务,该公司的业务战线不断延伸,其推出的专业行业解决方案已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海康威视国际营销中心市场总监姚立坚告诉记者,目前其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在最难攻克的美国市场,其市场占有率亦从2013年的前十名之外大幅跃升至2014年的第五位。

  而对于汪力成来说,由产品引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代正在逝去。他向记者表示,产品“走出去”应逐渐向企业、投资“走出去”转变。

  华立集团于2006年与当地企业合作在泰国建立泰中罗勇工业园,如今该园区已吸引60余家中国企业入驻,千余名中国员工和上万名泰国员工在此“安家”。汪力成透露,下一步该集团还计划在墨西哥和非洲建设更多“工业唐人街”。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许多琐碎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便十分致命。”汪力成对中国企业在国门外遇到的诸多困难感同身受,“海外工业园通过大保姆式的一站式服务,将不该由企业面对的问题处理好,这样就降低了投资风险。”

  在汪力成看来,“抱团出海、抱团取暖、抱团竞争”的企业“走出去”三部曲,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全方位竞争优势,“而这一过程,其实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