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额将首次超过外商对华投资额,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角色正在发生质的改变。海尔、联想、华为、BAT等越来越多的中企涉足海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在其全球化运营的进程中,风险和挑战日益凸显,急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人才是企业国际化经营制胜的根本保证,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公开表示,“从万达的发展我深深体会到,人就是钱,人就是事业,所以人才是决定性的。”近年来,中企海外并购失利、对外直接投资失败或跨国经营能力低下的案例不胜枚举,无一不跟国际化人才严重不足息息相关。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没有一家企业能拍着胸脯夸口说,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国际化人才储备。
未来10年中国企业至少需要10万名有国际管理才能的人才。那么,谁能培养合格的国际化人才呢?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商学院,《世界经理人》特别在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地对6家顶尖商学院MBA国际合作项目进行调查和采访。
国际化勘误
国际认证=国际化?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下简称PolyU)拥有AACSB、EQUIS和AMBA国际认证,其MBA在校生冯镇基告诉记者,是否具有国际认证是他挑选商学院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相信日后各大国际企业也会认可这份学历。该院院长郑大昭教授指出,具有国际认证的MBA课程能确保学员所学的都是前沿的知识及技巧,提升其思考层次,让他们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以开阔的视野为所服务的机构/公司和社会做出贡献。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安泰)中国全球运营领袖项目(CLGO)项目校友朱先锋认为,国际认证以第三方的角度公平的对不同商学院进行评估,对于掌握信息不全面的个人来讲,在做出选择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考标准。但他更看重MBA项目本身的教育内容、知名度、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状态。这些因素帮助他做出最终的决定。
诚然,国际认证是一条分水岭,特别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MBA市场,有认证的商学院可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是品牌上的保障。和PolyU一样,交大安泰也获得三大国际认证,在周林院长看来,获得国际认证,是中国商学院国际化的关键一环,他说:“参与认证的过程是全面认识自己的过程,更是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认证之后我们仍不断改革和创新培养方案,提升安泰的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和业界对商业精英人才的期望和要求。”该学院CLGO项目主任陈晓荣教授认为,认证对项目的质量是一种监测和认可,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拿到的毕业|证书都会带有这些认证标志,就业时会获得更多认可。因此考生在做选择时,对教学质量和整个培养方式会更加有信心。
扎根中国19年的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以下简称复旦-BI)同样拥有三大国际认证,MBA项目已经培养了2,000多名学员,大多在欧企工作,其校友宋慧在工作中接触国际组织和认证机构较多,他告诉记者:“我认为国际认证能让不同商学院学生在同一语境下交流。”
作为深圳唯一的商学院,刚度过十周年生日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以下简称北大汇丰)正在AACSB的认证过程中。MBA项目主任岑维教授表示,通过认证可以让商学院和MBA项目的规范管理跟国际接轨,让项目定位更加清楚,培养目标更清晰,教学管理更一致,也增加了潜在学生、雇主以及合作者对我们的信心。
全英文教学=国际化?
岑维教授指出,有些商学院以为用全英文教学就能代表国际化,其实这远远不够,关键是管理理念和教学方式要国际化。北大汇丰这几年大力从海外引进教学水准较高的国际教授,将在2016年实现全日制MBA课程全英语教学。
PolyUMBA课程总监麦伟明表示,老师用中文还是英文授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用哪一种语言来理解。香港理工大学跟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MBA项目采用普通话教学后,比之前全英文教学效果好很多。他指出,香港教授的优势在于能很好地将东西方文化嫁接起来,做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很多商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外方只是派教授来上课,形式单一,对国内合作院校帮助有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国辉教授表示,为了让中文项目更加国际化,最近他们与安泰合作推出中文在职MBA国际项目,由双方老师共同授课,甚至两个老师共同上一门课,师资之间有深度的交流和融合。
作为创业者,很多重大决策都需要把握国际宏观经济的走向和趋势,交大安泰IMBA校友李当初选择国际项目除了提升英语水平,更希望拓展国际化视野。她的公司做机械产品跨国采购和供应链整合,这两年欧美市场衰退很厉害。在《国际商务》课堂上,教授指出“未来国际贸易的方向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的过剩产能和技术”,这堂课对她价值连城,让迷茫的李找准了方向,她很快把公司的战略重点转到发展中国家,业务逐步在亚非拉生根发芽。
作为MBA教学的特色,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让MBA学员在复杂的多学科环境中去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价值突出。中欧金融学副教授余方告诉《世界经理人》,学员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本土化案例的分析,也不喜欢某些缺乏参考价值的国外案例,因此,为正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商学院学生量身定制符合本土市场特色、又不乏国际化借鉴意义的案例,就成了教授们一项亟待创新、又需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
刚从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换返回上海交大的王爽同学告诉记者,美国教授们使用现实的案例而不是十几年前的哈佛商业案例来引导,有些课直接邀请名企高管来与学生面对面探讨案例,无论是在小组讨论还是课堂中,多说比多听更重要,每门课程比重较高的个人表现分必须通过课堂发言才能获得。这种鲜活的案例学习经历与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交大安泰CLGO项目的教材和案例都由MIT提供,路琳教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三分之二是采用MIT的案例,三分之一使用本土案例。路教授把教学知识加以整合,采用中国本土案例,让学生感觉更加亲切。她在英文教学中不但组建跨文化团队来完成项目,还帮助学生跟企业建立更多的联系,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高管联合讲授课程。
2005年刚到上海工作的符传杰(新加坡籍),通过复旦-BI两年的学习,迅速融入了中国的商业环境,目前在IBM任软件部大中华区业务联盟总监。记忆中他印象最深的是案例教学的头脑风暴和独特的“Co-Teacher”制度,北欧教育鼓励在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思考与反思,很考验学习主动性。每天的授课结束后,会由一名复旦资深“Co-Teacher”把当天的教学内容做好摘要,并补充本土案例、课题研究状况等相关资料和信息发给每个学生,这些信息很好地帮助他了解中国本土的思维模式。
跨文化学员=国际化?
与一群超过5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一起读国际MBA项目,是否真的能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思维?PolyUMBA在校生冯镇基对此深表认同,他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各有不同背景,见解各有不同,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他培养的跨文化思维有很大帮助。
交大安泰CLGO在校生高嵩则认为,虽然如此,但还是无法深入的培养跨文化思维。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会包容那些因文化不同所导致的思想差异,最后大家会选择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无法深入了解跨文化思维的真正差异。他更看重与麻省理工LGO项目学生合作完成实习项目时,在实践过程当中慢慢培养出的跨文化思维方式。
大多数MBA学生在入学前就有着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通过商学院的系统理论化学习和对于实践能力的梳理与升华让他们如虎添翼。李就是个整合资源的高手,她说:“我的同学来自10多个不同国家,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之间的思想碰撞、头脑风暴给了我很多启发,毕业后他们在自己国家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上任职,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对我而言,同学更是生意上的好伙伴。”
复旦-BI项目庞大的校友圈同样被认为是“精致教育”的一方面。现任国际铂金协会(PGI)市场发展经理的校友龚利锋时刻关注着班级、学院微信群等各大平台的信息更新,他说:“项目校友90%来自外企,人脉广泛但动机单纯,大家通过校友活动分享经验,相互擦出新的火花,共同促进职业发展。”
此外,几乎所有的商学院国际项目都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海外半年交换学习的机会,他们通过沉浸式的海外学习和生活经历,切实提升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
业内人士指出,至少2年以上的学习且有半年以上的外国实习或工作经验,才能逐步了解异国的文化及思维方式。
为此,2012年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印度XLRI商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Weatherhead管理学院共同推出“中印美GlobalMBA”全日制项目,三方分别招收20名学生,组成班级共同上课,先后在中、印、美三地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便于更多的了解当地的文化去适应文化不同所造成的思维方式不同。
合而不同
正如BI学术院长扬帆(Jan Ketil Arnulf)教授所言,商业本身就是全球化,MBA是国际通用商业化语言,商学院教育在中国会越来越重要。调查中我们发现,海外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的商学院,都带有不同的特质,中欧、BI项目比较具有欧洲范,MIT则理工气十足,是纯正的美国味。众多国际合作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许多波折。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霍佳震院长告诉记者,国际项目在运营中,双方的文化、规则不一样,有很多问题需要协调。刚开始引进项目时,像案例选择、教学体系、培养方式甚至学费定价等各方面往往是外方占主导地位,中方没有太多发言权;当合作进入第二阶段,我们慢慢插入自己的意见,此时双方沟通过程中吵架成了家常便饭;合作深入后,逐渐达到双方平等协商解决问题。
复旦—香港大学IMBA项目执行主任谢昊表示,虽然双方教授教学的风格差异很大,但彼此的文化差异不大,整合起来比较顺利,两种不同的模式合而不同,真正达到1+1>2的效果。
在英国《金融时报》2015年度全球MBA百强排行榜上,中欧、安泰、复旦等国内六所中国商学院入榜,中欧MBA课程连续多年名列亚洲商学院第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教授表示:“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在整个世界的经济地位。”在击节称善之余,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该排名调查重点放在与校友薪酬和职业发展(55%)相关指标中,对课程本身和教学及研究质量方面涉及甚少。校友毕业后薪酬增长一方面受中国经济的强劲推动,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全日制学生是从入学前薪酬较低的政府公务员、制造、服务性行业跳到金融、高科技行业,毕业三年后薪酬翻番自然不足为奇。
当“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幕拉开,当“中国制造”从产品输出走向管理输出,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求将带动新一轮职业经理人提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热潮。
今天,人脉圈降温有利于人们将视线聚焦于商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上。
我们希望有更多教授像陈春花一样从坐而论道转向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第一线,也期待越来越多商学院肩负起历史使命,持续培养更多国际化将帅之才,真正成为中国企业决胜未来的坚强后盾和中流砥柱。
来源:世界经理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