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交替之时中国当代文学遇到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在外部,出版业的商业化以及新媒体引发的阅读方式的转变,正在深刻影响着文学写作;在内部,网络文学以崭新的想象世界的方式,给中国文学所带来的变数,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尽管它目前还很不成熟,甚至夹杂着许多非文学因素。我们讨论它,为的是厘清这一新的文学写作路径到底通往何处?是否能够担当中国文学的未来之任?
1."网络文学"到底是否存在?
当然存在。这是不用怀疑的事实,不管你用什么尺度衡量,都有它在场的证据。有人说,只有好的文学和不好的文学,没有"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这个说法看似有理,但把不同的两个概念拿来做比较,是无法得出结论的。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现实:其一,网络文学改变了传统的读写关系模式,并导致文学审美发生重要变化,这个变化在未来将会影响新的文学秩序的产生。有好多发表在纸面的一直被认为"纯"的文学,现在出现了问题;那些发表在网络上的"不纯"的文学,将来的评价如何,现在下结论还不是时候。其二,网络文学催生了新的作家产生方式,身在体制外,如果心在文学里的话,将不会影响文学的正常走向。
其实文学标准从来就是相对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何况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我相信,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自己最适合的表现形式,网络文学适应了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2.网络文学的实践意义。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思想性的问题,社会处在变革时期,既有的伦理道德遭遇挑战,价值体系破而未立,重建过程势必要引入新的理念,网络文学的出现恰逢其时;其次是艺术表现形式的问题,现代性一直困扰着当代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的百无禁忌、勇于尝试,拓宽了文学的疆域。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缺失,类型写作的缺席是不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文学正在实践和摸索此类新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给它足够的成长空间。
3.跨国界传播与作家知识结构多元化。
网络文学自发展之初就实现了跨国界传播。1995年北美留学生创办电子刊物,运用网络发表文学作品,产生了最初的华语网络文学,这股浪潮最先波及我国台湾,之后在中国大陆得到强势发展。目前,在海外从事华语文学创作的网络作家是整个网络创作中很重要的一支力量,如少君、图雅、桐华、酒徒、六六、艾米、施定柔等;海外网络读者队伍也十分庞大。因此可以说,跨文化培训"国际航行"是中国网络文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国门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网络作家的构成与传统作家也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当中高学历者不在少数,而且70%具有非文科学历,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使得网络文学创作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