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采访人员 吕晓红、张旭、苏毅、赫霏)
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媒体角色论坛》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夏吉宣呼吁,建立新型国际新闻报道机制,向世界推广合作精神,促进平衡的社会发展。
面对来自中美两国的媒体工作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夏吉宣指出,在现今的地球村,因为跨界、跨文化、跨国传播的不足,导致了媒体在报道国际事件时未能做到公正而全面。
“媒体呈现给世界的面貌并不准确,受众对此并不满意。”
他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交流的不足,包括翻译的不准确。另一方面,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事件时的机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偏颇,特别是在报道中国问题时,西方媒体所呈现出的中国并不等于真实的中国。
他呼吁媒体要建立一种新型国际新闻报道机制,推进全球性的合作,促进平衡的社会发展。
美国新世界广播集团主席艾伦·潘多顿自20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将外国广播节目引进美国市场,他对跨文化、跨国交流深有体会。
“了解可以促进相互理解,消除偏见,并激发大家了解更多。”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人员司各特·唐指出,随着世界的急速转变,中、美双方迫切了解对方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但按照既定概念和文化期望来行事往往会出现错误,因此,两国的媒体在促进双方的交流方面还有很大的作为。
美利坚大学教授司各特·塔伦认为,在国际传播领域里,中美两国之间的共性比想象的要多,因此采访人员在报道它国事务是要更多地考虑两个文化之间的共性。
“如今媒体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对于我们来说,如何管理我们的关注点,如何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重要性,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还讨论了媒体在塑造双边关系、塑造国家形象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来自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