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财富500强”数据显示,中国上榜企业已达100家,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有些乐观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国上榜企业将超过美国,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而在1989年,这一数字只有一家。即使在十年前,中国上榜企业只有15家。这些说明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本土运作的国有企业,只有几家像联想、华为这样具有国际化的跨国企业。
在全球百强品牌中还难以发现中国企业品牌的踪影,这也说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程度上的差距很明显。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战略中获取优势地位,必须在全球领导力上下工夫。何谓全球领导力?全球领导力与国内领导力有何区别?如何塑造全球领导力?这些成为领导力研究的最新方向。
最早的文献资料显示,全球领导力的理论研究起点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是在国内领导力的基础上延伸,以蒂奇等人的《全球管理:创造、领导具有竞争力的组织》为代表作。蒂奇等人所指的全球领导者是具有国际思维、全球领导技能和行为、全球社交技能、建立高效团队以及接受全球变化等技能的人。即使在今天,这种具有“全球主义者”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少见。
欧内斯特·贡德林是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导力开发与跨国业务伙伴关系方面的专家。他和特里·霍根和卡伦·茨维特科维奇共同完成了《全球领导力:全球领导者的10项关键能力》一书。在这本书中,他们解释全球领导力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如何塑造全球领导力的10项关键能力,并进一步分析这十种领导行为在培训、教练和协同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提出,为什么需要全球领导力,主要归因于三大趋势:第一,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加;第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GDP比例的变化;第三,亚洲和非洲国家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要求我们具有全球思维,重新思考我们的市场在哪儿、竞争对手是谁、创新的来源是什么,以及全球领导者的榜样将是谁。
很显然,作者是以欧美企业的战略视角来看待新兴市场,如何进入新兴市场(如金砖四国)。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众多企业的发展方向则是希望如何走出中国,冲向亚洲,辐射全球。那么中国企业又面临哪些独特挑战?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文化障碍和品牌障碍;第二,全球竞争战略思维;第三,构建跨文化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印度服务型企业比中国企业更具有国际化思维,这得益于它们的语言优势和文化融合能力。
作者提出全球领导行为的10种领导行为,即文化自觉、借助关系、扩大共同性、适应和增加价值、跨界影响力、拥抱未知、框架转换、培养未来领导者、核心价值观和灵活性、第三种解决方案。这10种行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模型,即发现差异、弥合差异、开放系统、保持平衡和构建解决方案,简称“SCOPE模型”。这些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介绍每种领导行为的末尾,作者都以来自全球领导者的真实案例分析他们是如何在跨文化组织中展开工作,每章的总结部分也提及到领导者需要反思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对领导模型每一阶段的重点回顾。
如果单纯知道如何塑造全球领导力,这不足以说明作者的本意。全球领导力是门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它的理论性偏向对全球领导力行为的总结和提炼。与此同时,全球领导力项目部分内容也与培训、教练、团队协作项目也有很大的关联。培训是组织学习的常用方式,全球领导力行为培训主要侧重于四个领导行为,即关系构建训练、框架转换、扩大共同性和培养领导者。
本书的最后一章展开了对全球领导力未来的想象,回顾个人和组织如何实现领导力转化,讨论领导力面临的诸多障碍,重新思考组织如何为全球领导力培训提供支持。中国企业也应当思考如何塑造全球领导力思维。中国企业全球领导力文化应该由相互依存型向逐级依赖型演进,从而达到共生状态。
书名:《全球领导力》
来源:中国证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