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价值观会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接触的人和事、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其实不同文化的差异其中价值观的差异是最主要的,下面就跟大家谈一谈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
Michael Prosser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
Geert Hofstede
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
Clyde Kluckhohn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各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
Samovar & Porter
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的和反面的等等。
定义
价值观是一种现象和概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人们的言行举止可以表现出其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则。
信念和态度是价值观的表现。
二、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三、价值观与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
首先,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
其次,交际也反映人们的价值观。这种反映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例如,从人们言谈中经常强调什么可以大致看出他们的价值观,这是直接的反映。从人们不谈什么以及谈话的方式也可以看出人们的价值观,这是间接的反映。
交际差异:语言方面
称赞或恭维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但中西方在此方面的表达也有很多差异。西方国家的人更重称赞,乐意听到别人的恭维话,同时也乐意赞扬别人。但中国人不太习惯经常称赞别人,即使做起来也较委婉含蓄。当别人称赞自己时,也总是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接受,虽然心里很爱听。这种做法是一种谦逊的表现,是一种美德的体现。相反,如果很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而不加以否认,那么就会被认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文化差异:非语言方面
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差异
见面打招呼:中国握手,日本鞠躬,西方国家拥抱、接吻…
消费观念:中国攒钱买房,西方借贷买房。
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中国属贤妻良母型,西方工作事业型。
爱情观念:中国:忠诚型。西方:开放型。如:离婚率。
在待人接物上:中西方有不同的好客表示方式和礼貌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宴请客人时。在中国,主人的盛情与否体现在菜的数量,价格,营养度和烹饪的技艺上。席间,主人频频劝酒,为客人夹菜以示礼貌客气。而客人为了表示礼貌,怕麻烦主人,不断谦让。另外,当朋友在餐馆吃饭,最后买单时,如果没有特别的邀请方,那么为了表示礼貌和客气,还有面子,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着付账。
而在西方国家里,请客吃饭重在交际本身,宴请形式虽然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形式却多样化,自由化。这种简单的宴请方式可能跟分餐制有关。而且他们崇尚节约,讨厌饭桌上的浪费,所以点菜也以量够为原则。主人大多以平等待人、尊重客人的意愿为原则,对待客人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尊卑鲜明。在宴请时,主人不会为客人夹菜,而是让客人自行选择,建议他们“Help yourself”、“Have a try”或“Make yourself at home.”。在接受劝酒或劝菜时,礼貌的做法是直接表示愿意或不愿意,而不会再三推辞,主人也不会勉强。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最后大家要么各自付账go Dutch,要么平摊split the bill.
四、中西价值观对比
1.“道德本位”与“知识本位”(Morality vs Knowledge)
在比较中西价值取向时,“道德本位”与“知识本位”为其主要差异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道德本位”
道德是人生的本质,也是生命价值的具体表现。人不是为生活而生活,而是审慎地选择道德理想,不断提高生命的意义,一达到致善的目的。只有把道德作为直接目的,才是道义人生,而没有道德目的,就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的本位特征,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追求之中。
取法于天的道德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取向的一个显著特征。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
近代西方文化是靠知识起家,并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随同这一过程,知识、科学突出地构成了人生价值取向的本位。
在西方,由古希腊发端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经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的弘扬,造就了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匠,在几百年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宇宙观,并发展和完善了以知识、科学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总之,语言交际行为和其它社会行为一样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由此,以道德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国人在交际行为方面倾向于求统一、求综合,而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则使西方人倾向于重分析、重逻辑。
2、“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lism)
中西价值取向的另一主要差异是“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群体本位”
“群体本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群体取向。在其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与家庭、社会和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视、可以牺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美国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二是他人取向。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延伸,表现在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时,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严重时会出现“人言可畏”的局面,这导致很多人看重面子,处人做事谨小慎微,唯恐得罪同事,冒犯上级,于是“人云亦云”、“阿谀奉承”之事屡见不鲜。
“个体本位”
西方文化在科学的推动之下,以理性为核心的主体意识被普遍唤醒。
努力确立自身的内在意志,采取自我奋斗的生活态度,养成自主自足的精神品格,以成为真正的self– made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