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美经济关系联系更加紧密。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如下:首先,中美两国贸易迅速发展。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因此,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其次,美国是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起劲为止,美国在华投资的红木家具企业有4万多家,并且世界五百强的美国红木家具企业纷纷都在中国各个地区、领域和行业进行投资,建立跨国红木家具公司。
但是,随着两国经济关系的加强,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在两国商务活动来往中,由于一方对另一方文化的不了解或者误解使矛盾和冲突发生的事例屡屡发生。这对两国经济政治等的进一步发展都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中美商业文化的差异,根源在于中美社会文化的差异。了解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在中美双方跨文化交流中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是“使一个群体区别于另外群里的集体思维。”他把文化分为了四个层次,从外到内分别是:象征物或物态文化层,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如我们所说的衣、食、住、行;英雄人物性格,指在某个文化里大多数人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的代表了他们整个民族的性格;行为文化层或者是礼仪,礼仪是指每个文化里人们对待人的方式和态度;心态文化层,即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是文化中核心的一部分。霍夫斯坦德,在1968年和1972年,对IBM的11.6万员工做了两次大规模的研究。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他发现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员工文化价值观差异很大。后来他认为各国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维度:权利距离,对不确定因素的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以及长期/短期取向。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中美文化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指在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主义指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而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紧密的社会结构。重视个人主义的文化往往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十分注重自尊,社会关系网也十分的松散。推崇集体主义的文化则强调成员之间的和谐,个人利益往往会服从于集体利益。
中美双方价值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差异。在中国文化里,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推崇集体主义,强调家庭、群体和社会利益。并且,中国文化里,注重维护集体的和谐,避免冲突的发生。而在美国的文化里,则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国人,十分注重“面子”,而美国人则更看重“利益”。因此,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中国人强调的是集体的利益和荣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要以集体为重,以和为贵。可以以“枪打出头鸟”一言概之。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则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竞争意识更加强烈。
二、思维方式
中美两国之间人们的思维模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我们中国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表现出直觉整体性,中国人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而美国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则注重逻辑和分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属于曲线思维,而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属于直线思维。前者注重整体性,再降至具体细节层次,而后者对细节十分关注。
另外,中国人讲求“卑己尊人”。别人表扬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自贬一番,以此表现出我们的谦虚。而美国人则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他们在受到表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Thank you”表示接受。所以,在中国人看来,他们有时候过于自信,同样的,美国人很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认为中国人很不诚实。可见,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文化冲击。
三、隐私观念
美国人十分注重自己的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事情,也不希愿意过多地去干涉别人的事情。但是,中国人的隐私观念相对薄弱。由于中国人提倡集体主义,所以中国人很愿意主动地去了解别人,也很愿意对他人坦诚相告。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美国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四、时间观念
中国在时间观念上是圆式时间观念,而美国的时间观念则是线式时间观念。中国人在时间使用上随意性很强,灵活性很强,计划性不强,不太注重效率,而且效率较低,缺乏时间意识。但是,美国人很珍惜时间,常常喜欢规划时间,注重效率,做事讲究准时。在商务活动中,西方人喜欢在拜访他人之前预约。
五、风俗习惯
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和文学艺术等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的风俗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餐饮文化方面,中国人继承了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中国人喜欢敬烟敬酒,帮客人夹菜,劝客人喝酒。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好客的方式,往往会让美国人感觉很尴尬,很不适应。还有,在中国文化里,中国人忌讳说四,因为“四”跟“死”同音,基督教文化中忌讳十三,宴会中不能安排十三人,十三号恰逢星期五更为西方人所忌讳。
要减少中美在这种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对待这种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视它。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对方的文化,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培养跨文化交流中的交际能力。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