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大幅取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谁最欢呼?——那些手握海外优质项目资源的中介机构与PE基金。“由于欧洲负利率,很多机构就圈钱去收购各类好项目,放着待价而沽。”某外资投行如此表示。

  弘毅投资近日宣布斥资约9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95.5亿元),全资收购英国餐饮品牌Pizza Express全部股权。这是中国资本出海收购的最新大动作。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截至2014年7月10日),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海外并购案例已达322个,从案例数看,TMT及汽车制造行业排名前列,从金额数看,油气项目及金融资产稳居第一第二。海外大型投资银行认为,随着中国政府大幅取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政审批,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将掀起更猛烈的热潮。

  “由于国内行政审批较繁琐,重大的收购项目,不仅要商务部、发改委批准,还要证监会批准,这些行政审批一般都会耗时3到6个月甚至更长,而且审批的结果不明朗,这就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海外大手笔并购的积极性与成交概率。”一位专注于海外并购的投行高管如此对金融资记者说,他表示,上周末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对海外并购是重磅利好。如果行政审批取消,那么国内公司出海并购的谈判就有优势,外方不会再以审核周期长为由而刁难中方。“此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往往是让非上市公司的PE机构,或者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先出面收购,这样可以先规避证监会这一层次的审核。”该人士如此表示,如果证监会取消(这一环节),那不需要再绕一个弯来实行海外并购了。

  不过,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去海外尤其是欧洲并购,已经很难找到便宜的或者低估的优质项目了。因为欧洲实行负利率之后,不少机构就募资收揽了很多优质项目,然后放在那里待价而沽。

  针对弘毅投资近日巨资并购Pizza Express全部股权,上述投行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弘毅投资为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出面所做的并购,这样操作,不仅缩短了审核流程,而且谈判起来也更利于压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这资产最终会倒手给上市公司的。”该人士如此预测。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事件共61起,较2012年上半年44起并购同比增长了38.64%,下半年该数额为64起,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长12.28%。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事件共61起,同比环比都趋于稳定。

  从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交易规模来衡量,2013年上半年交易规模达到580亿美元,创下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出海收购的历史记录,不过这一数据在去年下半年快速回落至54.82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回升至69.56亿美元。不过,由于两桶油海外收购资产体量庞大,若剔除中石油等国企巨头近年来收购海外资产的庞大交易金额,事实上2013年上半年的海外收购交易金额仅为30亿美元。不过,中石油近年来频繁而大额的海外并购动作在去年下半年戛然而止。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1月,中石油宣布拟500亿美元收购世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在伊拉克的西古尔奈-1号油田项目,该区块的原油储量在100亿至150亿桶之间,最高日产量可以达到100万桶。去年6月,中石油计划50亿美元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azMunaiGaz)收购卡沙甘油田8.33%的股份,卡沙甘油田是哈萨克斯坦最大油田。这两笔交易金额合计550亿美金。

  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都买些啥?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后发现,国内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标的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金融、TMT、工业制造类资产。数据显示,其中,金额庞大的交易几乎都集中于能源和金融领域,并且这些交易基本上都是有中石油、工商银行等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主导。以工行为例,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宣布4笔海外收购计划,除了拟收购巴西工行70%股权外,还包括拟7.7亿美元收购标银公众60%股权、拟以3.16亿美元收购Tekstil Bankasi 75.5%股份,以及拟收购Mutiara Tbk。

  工业制造类资产收购占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绝大部分,这些工业制造标的广泛分布与汽车制造、工业机械设备等行业中。以交易笔数统计,2013年以来工业制造类资产收购多集中于汽车制造的产业链上,共发生22笔收购事件,而近年来持续火爆的TMT行业的并购事件自2013年以来正不断增长,达到26起,不过其海外收购的单笔交易金额都不高,方向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和电子元器件。

来自:上海证券报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