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议题近几年来在全世界有如当红炸子鸡,国际关系、企业全球化、网络科技、虚拟社区、文化创意、创新教育等多种领域,皆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加速发展, 各行业的创意结合与商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也带来跨界创新的各种商机。

 

    全球最大网络书店-亚马逊网站, 随着竞争加速,也开始跨足网络购物、网络商务服务、平板计算机Kindle发展,甚至网络云端服务(AWS)与相关衍生金融服务等;从1995年开始的小型企业到2011年全球营业额超过480亿美元,每星期服务全球客户1亿3700万人。 除亚马逊之外,全球化跨界企业快速崛起,跨界能力,已成为建立全球多元文化客户服务的成长关键。今年国际领导力学会(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ssociation, ILA)在美国举办的国际领导力年会主题正谈到“跨越鸿沟的领导力:连结跨文化,多元背景与复杂多样世界”(Leadership Across the Great Divides: Bridging Cultures, Contexts, and Complexities)。 跨界领导力成为会议的核心关注点,其中相关跨文化智能(CQ)的探讨更成为企业与各国专业人士关注的议题。笔者也在今年年会中发表跨文化智能相关报告。过去许多成功人士证明IQ(Intelligence Quotient)并非是成功的核心关键, 而是EQ(Emotional Quotient), 但21世纪的今天,CQ(Cultural Quotient)也成为未来成功人士的必备能力。

 

    跨文化的议题其实经过了千年以上的探讨。打开人类历史研究,跨文化发展从未断绝,而重大的跨文化发展也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梅迪奇效应”就是明显的例子,梅迪奇效应发生在中世纪的佛罗伦斯家族,因其在跨行业贸易的持续发展,并建立各行业专家的对话平台, 自此衍生许多重大跨界商业合作与科学研究创意, 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引燃点,对近代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贡献。然而此种效应可遇不可求, 如何有效评估与发展跨文化能力一直是困扰企业与专业人士的议题。

 

    特别是50年前的人们大多与自己想法相近、饮食习惯相同、信念类似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雷同的人往来, 与拥有如此多“相同”与“类似”的人往来,占据人们大多数的人生时间。但今天人们对于飞速地在世界各地求学、旅游与密集商务活动早已司空见惯, 如此重大变化也引发许多跨文化与跨界挑战。我们可以看见,国内企业与经理人们正面对着全球化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跨文化辛酸与困难,跨文化智能的发展与培养, 也和亚洲企业全球品牌的发展之路息息相关。

 

    跨文化智能是指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无论是个人的专业、生活、社交与学习等面向,也包含企业与组织的目标达成与有效发展等。跨文化智能至少包含以下四种能力:

 

    一、跨文化驱动力:通常指跨文化环境下的兴趣度与信心度,这部分时常容易被夸大或高估。当企业急于在国外上市募集资金或拓展国外市场来带动企业成长时, 时常因对跨文化的情境认识不足, 让企业因一时激情开始大量投入, 最后却因为种种文化上的困难而仓皇撤出,如此案例现今比比皆是。

 

    二、跨文化知识与认知力:通常是指对文化差异判断的知识能力,这不是要人成为每种文化的专家, 而是要了解文化背后的重要形成因素, 透过专业训练能对跨文化差异与对人的影响做出判断与理解。拥有此能力可以减少跨文化合作过程中的不必要误解, 帮助不同文化加速融合。美国对中东政策过去一直以美国观点来与中东各国交往,以至于犯下许多错误与惨痛教训,每次关系修复都付上相当高的成本与代价。

 

    三、跨文化战略力:通常是指对跨文化理解后所带来的思维与整合, 制定可行的发展计划。对企业人士而言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认识跨文化差异到企业战略制定需要更多当地专家的协助,这当中需要许多不同文化与思维的讨论、协商与折冲。海尔在过去十年全球化的发展小有成就,虽然国外营收占集团全球营收仍然有限,但其品牌总算站稳于已开发中国家。海尔战略就是“当全球化为在地化”。要想达成在地化,必须对当地文化思维与消费习性作深入理解才能找出产品特性与消费文化的微妙结合,只关注产品策略与营销策略,忽视文化策略的现象,已致使许多出口国外的新产品常以失败收场。

 

    四、跨文化行动力:对个人行为举止与组织行动,因跨文化环境的变动做有效的响应、调整与改变。跨文化行动乃是对跨文化战略计划的有效启动与适时修正;弹性与修正速度是保持跨文化能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在跨文化修正与弹性中如何保有自己的核心信念与组织和新价值也是一大挑战。有些企业为达目标与业绩, 舍弃企业良好文化与价值观到最后成为四不像, 无法吸引人才, 更造成菁英大量流失。 跨文化行动就像发展国际品牌一般, 对品牌文化、精神与人格化表达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如同星巴克在全球近20,000家店所展现的鲜明品牌文化与人格,但却有在地化的特色与合适展现,是最佳跨文化范例之一。

 

    跨文化智能(CQ)不再是企业与政府领导的专利, 而是未来每一位经理人甚至专业人士必须思考与拥有的领导技能。或许有人认为一辈子都会在国内工作不需要认识跨文化智能, 但我想没有人能预测,十年后的中国企业会如何影响世界, 若直等需要时再学习则为时已晚。

 

    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去认识世界与拥抱多元文化, 培养跨文化智能, 将使你个人与企业无论现在与未来皆受益无穷。

 

来源:卓越领导力学院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