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来美参加南加州六日游时,导游说:“中午12点停车,我带你们吃美国大餐。”
  话一落地,有一国内来的旅友好奇问:“美国大餐是什么餐?会不会很贵?”,导游神情诡秘:“等会你知道了!”
  当导游将我们带进路边一间麦当劳饭店时,那位旅友哑然失笑:“原来这不到5美元一份的麦当劳,就是美国大餐呀!太大众化了,我在国内常带孩子吃……”。
  做为旁听者,对于导游所言,我揣摩不透,是大实话?是调侃?还是嘲弄?
  在言必提“文化”的现今社会,饮食自然也有文化,各国又有各国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除了有闻名于世的几大菜系外,各地还有众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菜肴。
  如果也来说“中国大餐”的话,那可是一种概念模糊的名词,究竟哪种大餐才算“中国大餐”呢?
  而“美国大餐”却是一目了然 。
  如果细述中国的饮食文化,那可是洋洋洒洒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也表达不完。而论“美国的饮食文化”,依我所见,十几万字足矣。
  别看中国普通老百姓平常粗茶淡饭,可逢年过节、婚宴、寿宴等宴会上,能整出七大盘八大碗丰富多彩的菜肴来;而美国呢,国宴、家宴也好,婚宴也罢,内容万变不离其宗。

  就我肤浅的认识,美国的饮食文化可概括为:

  一、快餐文化
  美国人的快餐文化来自其饮食习惯,其饮食习惯来自生活理念,而其生活理念又来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即省时、方便、快捷 。
  美国的快餐包括众所周知、众所熟悉的三明治、肯德鸡、汉堡包、比萨饼、热狗、炸薯条。
  如果说,当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妇必须具有基本的烹调知识与烹调手艺的话,那美国家庭的主妇最容易当。
  与中国普通家庭厨房里的排列有序的瓶瓶罐罐:酱油、食醋、味精、料酒、胡椒粉、花椒粉、花生油、鱼露、八角、桂皮、芝麻油等各式各样的调味点以及菜篮子里牛肉、猪肉、羊肉、鸡鸭肉、鱼虾、蟹、海螺等水陆杂陈动物蛋白还有丰富多采的各式各样蔬菜相比,居家过日子的美国主妇买的食品很简单:一袋面包,—罐饮料,一块火腿肉、一盒生鸡蛋、一罐沙拉酱或一瓶沙拉油、一袋胡萝卜,几只洋葱,偶尔一盘生牛排、生猪排。洋洋大观的蔬菜王国中,美国人喜欢吃的蔬菜也就那么几种蔬菜: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马铃薯、洋葱、胡萝卜等蔬菜。

  描述美国一般的家庭一天三餐:
  早餐: 一般为果汁、鸡蛋、面包、牛奶。果汁,牛奶都是从周末从超市购买贮存于冰箱里;鸡蛋立煮或立煎即吃;面包置微波炉或烤面包器热一热即可。
  午餐:大都是在工作单位吃的或是自带午餐,大多是三明治外加一个水果或小点心。
  晚餐:相对来说,在三餐中,晚餐最为丰盛,但也不过面包涂果酱或奶油外加一盘沙拉(将几种蔬菜洗净切碎后拌沙拉酱或沙拉油)一些点心、一点水果或者一些炸牛排、炸猪排而已,此外,成人晚餐可以加喝点啤酒、葡萄酒等饮料。
  可以说,这些食品,都是不需要多少烹调技术的食品。
  有人总结美国饮食的特点,一是生,牛排往往带血丝(他们要的是这样“嫩牛排”的味道);生蔬菜如凉拌菜;二是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不但饮料为甜饮料如可口可乐、牛奶、咖啡(偶尔吃的瓶装的茶也是甜味)、餐后甜品也是甜得发腻,而且还酷爱甜味十足的冰淇淋;四、油炸。如肯德鸡、炸薯条、炸猪排、炸牛排、炸鸡肉甚至香蕉、苹果也用来油炸等;五、烧烤。如烤鸡肉、烤牛排、烤猪排等。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的华人,其总结了美国人吃了一辈子吃来吃去就那么几样食品后,发出一声叹息:“富裕的美国人!可怜的美国人!”
  二、野炊文化

  与海南人周末假日喜欢呼朋唤友一起喝早茶以联络感情不同,在美国,除了将野炊做为全家共渡假日的方式外,亲戚好友之间,联络感情的方式,是相约一起野炊。
  在我每天晨炼的佛利蒙中心公园,就深深感受到美国人的这种野炊文化。当周六或节假日,当我们早上七时抵公园时,只见公园里专供游客野炊的石桌石椅上,已经有人拿着东西占领位置,以备家人朋友烧烤野炊。我们游览那帕葡萄园时,发现几乎每个大葡萄园里都设有供游客野炊的石桌石椅(与此种野炊文化相应的是,超市货架上,可见一袋装包装精致的供烧烤的木炭出售)。
  林林总总的野炊食品中,烧烤是必不可少的,而供烧烤的食品很多,有火腿肠、牛排、猪排、鸡肉、鸡腿等。大家席地而坐、边烧边烤边吃边聊,不失为一种轻松、恬淡、悠闲的沟通方式。
  诚然,这种野炊文化是以汽车的普及化做为基础。
  三、RARY 文化
  国内所说的RARTY 一般指的是正规性以唱歌、跳舞的集会。在美国,PARTY用的很广,可以是正规的歌舞会,也可以是小范围小规模的集会,而这种集会,都是共同吃喝为基调。或是公司诸同事,到了周末,或各人自带食物或到某个餐馆聚餐,然后AA制付款;或是同班同学,周日或假日,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带些快餐食品一边吃喝一边说笑、打闹 ;或是在一起打拳锻炼者,周末各带食品于锻炼后共早餐;或是哪个朋友、哪位同事家有喜事,其他人凑份搞个活动为其祝贺……这些,都叫PARTY。
  曾经在哪本杂志上,看到有人这样概括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四个国家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是用舌头吃饭,所以中国的菜很好吃,日本人用眼晴来吃饭,因而日本菜很好看;美国人用头脑吃饭,他们的食物营养搭配很均衡;法国人是用心来吃饭,如果想让吃饭配合心情的话,最好去吃法国菜”。
  以上对中国、日本、法国三个国家的饮食文化的概括尚有贴切之感;而“美国人用头脑吃饭,他们的食物营养搭配很均衡”,只是美国人自以为是而已。简单方便不假,营养搭配均衡并非事实。当今,美国的三高(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质)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的快餐是“垃圾食品”,在全世界已达共识。
  在美国,到处可看见肥墩墩的胖仔胖妞,到处可见胖得让人触目惊心的大胖子。有引自研究报告的报道:近年来,美国的肥胖人口比例急速上升,2/3的美国人身体超重。仅2002年一年,美国超重的人数就增加了20%。面对肥胖已成为大众健康的杀手这一现实,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正是(快餐)这些垃圾食品使美国人变得更加庞大。”

  更有学者著书立说,简直把美国快餐说得一无是处,并得到媒体的推波助澜。不久前美国媒体介绍了一本名为《快餐国家———发迹、黑幕与暴富》的书。该书的作者艾里克·施洛瑟通过调查,列举了快餐的许多“阴暗面”。他写道:美国人每周平均消费三个汉堡包和四盒炸薯条。但是,汉堡包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呢?它们绝大多数是由已经精疲力尽、几乎不能再产牛奶的母牛肉做成的,这是最不健康的一种牛肉,因为这种牛一天到晚都被圈在堆满牛粪的饲料池旁。此外,那些天生食草的母牛,被饲以“家畜废物”———即被处理过的马、猪等畜禽的遗骸,这也增加了生物病原传播的可能性。如果你以为你的薯条不含动物成分,那就错了。虽然麦当劳不再用牛油炸薯条,但直到1990年,它的连锁店中薯条的饱和脂肪比每盎司汉堡肉中的还多,麦当劳不得不承认其快餐有些味道来自于“畜产品”。作者还指责麦当劳等快餐依靠具有特别味道的复合化学制品香料处理食物,来诱惑消费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前不久,在纽约,一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超重儿童状告“麦当劳”,把责任归咎于麦当劳高脂肪的汉堡包和炸薯条。纽约联邦地方法院1月22日作出裁决,虽然为麦当劳解了围,但并没有否认麦当劳对健康带来的影响。法官说,如果麦当劳的消费者清楚其食品会给他们带来不利影响,那么这个后果不应当由麦当劳来承担。意思是说,谁让你吃呢。法官最后坦诚:如果他作出对麦当劳不利的裁决,类似的起诉会成千上万。
  平心而论,将糖尿病、高血压的病因通通归罪于麦当劳的汉堡包与炸薯条,有点不公平。“三高三低”的垃圾食物因素外,以车代步的汽车化生活、土豆加沙发的生活方式以及及遗传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
  可悲可叹的是,就在美国人民在反思美国饮食结构,甚至在美国已经有人起诉麦当劳误导消费者的时候,以麦当劳、肯塔基炸鸡以及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美国的垃圾饮食却在中国迅速的扩张、迅速的蔓延。有人预测道:当中国孩子的胃都变成洋快餐胃、变成美国胃,等他们成年以后,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将会比当今的美国更糟糕。

来源:天涯社区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