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必须不断革新工艺,改进设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产品,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形象,创造企业着名品牌。这些目标的实现,须依赖于企业的广大员工和优秀人才, 并且要想方设法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的、积极热情的为企业服务,那怎样让这些人才留下来心甘情愿的为企业服务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河蟹、良好的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建设更趋向共享和参与

  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一般采取的是单向传播的形式,以灌输加管束的传播为主,强调服从和被动接纳,尽管形式多样,但多是“一对众”的方式。随着国际化管理思想的融合、员工整体素质尤其是管理认识的提高、企业人才的自主意识增强,使得原有的简单化的形式化传播效果日渐式微,而互动式的、参与式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这种“一对众”、“众对众”、“我对我”、“我们对我们”相结合的内宣传播,和“一对一”外宣传播方式,相互组合,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即使是企业文化咨询,也要注意过程的共享和参与。也存在着单向“ 教育”的不良现象----与其他管理咨询一样,咨询公司总是拿“专家”名头来压企业,害怕企业提意见,提问题,“不留后遗症”,造成文化咨询的虎头蛇尾的局面,咨询者与企业不欢而散。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咨询尤其是企业文化咨询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共享性、参与性。优秀的咨询者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文化提炼过程,多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提意见甚至批评,坦然文化问题的解决,最终达成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的双赢结果。

  2、企业文化研究更趋向理性和求实,企业文化建设更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着力构造而形成的,为大部分员工所共享的愿景、价值观等企业本质特征的总和。企业文化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内的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它的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铸造品牌信仰。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因此不能用泛文化来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向理性和实战。企业文化如何成为企业的共同行为?如何改善员工和组织的绩效?企业文化如何变成赢得客户的利器?怎样做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全员的群体个性?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必须回答的问题。企业文化必须达到干部能讲能带头、员工能动能信仰、客户能懂能参与、社会能传能认同的效果。要答案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拥有实用企业文化一系列的实战方法、工具,必须有完整的缜密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是个性文化,百企百面,各有特色,正是因为企业个性鲜明,所以就必须有完整有效的测量锁定企业个性科学方法和工具。如同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但必须有测量基因的方法和工具一样。不然,想当然的“文化策划”只会好看好听不好用,因为没有了尺度,所以最后没有了个性。

  令人高兴的是,目前很多有志之士和咨询机构,敢于突破“学究”式的文化“策划”咨询方式, 改变基于传播的CIS策划的文化建立模式,从企业的的管理绩效和经营业绩出发,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的企业文化分析理论,积极研究和实践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战理论和方法,已经形成了新一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企业文化个性分析模型、竞争性企业文化导向定位模型、基于价值观的胜任力模式、Q12文化测评等,都直接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对推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国际化 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文化研究更趋向理性和求实,企业文化建设更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3、企业文化将更注重于提升品牌价值,树立品牌信仰

  “现在,品牌日益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最大的国际化品牌甚至大于许多国家本身的地位,它们对人们观念的影响和作用甚至已经突破了旧的国家机构。消费者对品牌的看待已经超越了其表面,更关注有关该品牌的一切。

  消费者不只是简单地购买产品,同时也在选择一种观念和态度。当面临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的选择时,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就变得更加受制于其对其钟情的品牌的信仰.消费者希望知道他们所购买的产品背后的公司.希望知道公司的想法和观点,而如果公司能够将其理念和宗旨进行宣传和散播,公司就会变得更强大。”

  “品牌信仰”是一种国际管理界主流导向。它是集文化管理、文化营销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导向。它以“内外参与”为核心,引导企业从品牌文化到品牌信仰的转化。这种转化是通过理念、形象、组织和外部沟通一系列的方法步骤,让消费者通过参与企业文化过程而产生对品牌的忠诚,进而形成一种消费信仰,这是品牌建设的最高层次。它需要形成一种能将公司及其品牌以一种和谐同一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公司理念。消费者同过系列的参与式的价值观沟通过程,对品牌以至企业从认识到认可、从认可到满意、从满意到认同、从认同到信赖、从信赖到忠诚、从忠诚到信仰,到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而一旦成功,通向市场引领者的优势就能够永续地保持。

  4、跨文化管理将成为企业文化面对的新课题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 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同时,企业的国际分工日益细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增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正以新的方式得到重新分配。即使国内的企业,也面临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重新整合、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重大课题。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些都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各个国家、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神不连”现象,许多兼并整合后的企业往往最大的问题是文化不兼容甚至文化冲突。因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将成为企业国际化和应对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管理武器

5、“客户导向文化”大兴其道,以CRM、CS、6σ等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文化变革

  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为传统企业带了一个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网络及由网络所带来的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个企业迅速普及,并对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带来一次全新革命。CRM就是这次革命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CRM (客户关系管理),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目标在于通过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 CRM作为一种全新的战略思维和工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冲击力,正在逐渐变革传统企业已经形成的文化机制。企业文化的这些变革主要是由重视企业内部价值和能力,变革为重视以客户资源为主的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能力,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由重视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变革为重视企业与客户、员工与客户的关系;由重视企业利润变革为重视客户利益;由关注客户群体需求变革为关注客户个性需求;由面向理性消费的经营思路变革为面向情感消费的经营思路等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变革。

  当CRM理论的导入带来企业新旧文化冲突时,企业的旧文化应该让位于新文化,只有那些勇于革新旧文化的企业,才能使企业的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目前由于我国企业文化研究多停滞于文化的表面,许多文化论着和文化建设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不能兼容,许多企业文化学者和咨询者根本不知道CRM、六西格玛等管理思想和理论,造成企业文化为文化而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与企业管理变革合拍。

  6、企业文化更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知识管理被企业青睐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随着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全球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企业业绩的持续增长成为管理者的目标,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题之一。目前许多着名的国际化公司,不管什么行业或者什么历史,都设立了CKO(首席知识官)的职位。无论是在IT产业还是在资本密集或者劳动密集的产业,知识的创造、传播、共享和利用,都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