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似乎比国人更重视中西文化的异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欧盟在华专门开办培训课程,消解文化差异造成的经营难题。

  在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谈判过程后,一个外国代表团来到北京举行签字和庆祝仪式。所有的人都为谈判终于结束并即将签字而兴奋不已。然而当外国代表团进入会场与在那里等候的中方代表交换名片后,中方代表们突然站起来,一言不发地离开会场。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位法国经理在中国—欧盟青年经理课上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位青年经理告诉学员:在处理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时,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这个故事中的关键内容是,中方代表看到外国代表团的成员是由四名律师和一名工程师组成。很显然,外方认为谈判已经结束,对签订合同和庆祝仪式不够重视。通过这样的讨论,学员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文化视角差异。 

  文化视角差异有多大 

  中外文化冲突造成的问题已很普遍。当国门打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后,中外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始终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症结。外国人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一直感到困惑,一个叫李晓军的中国人说:“假如一个外国人当着我的同事的面攻击我,我会想杀了他。”一些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看准了这个市场,不仅以他们看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努力研究中国文化下产生的种种现象,同时用这种文化差异开拓自己的事业。一个名为“亚太通道”的公司就是专门对跨国文化进行培训的机构,该公司托尼先生以形象的比喻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说:“中国人将政府行政体制幽默地称为条条框框,意思是在一个大框内,许多长条状物杂乱地堆在一起。”该公司另一位培训教员雪莉女士从另一个方面看文化差异问题:“如果我们不去想那些令我们气愤的举止本身(如不排队、撒谎和似是而非的答复等),而是去理解背后的原因,文化冲突的不适应感会消失,我们就能更好地处理这些情况。” 

  学习中国人做生意的文化 

  为了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获得成功,跨国公司似乎比中国人更重视中西商业文化的异同。负责中国—欧盟青年经理培训项目的专家白丽诗女士在中国工作了多年,谈起中外文化的差异感慨地说:“一句话说不清楚,因为太多了。所以我们从1999年4月开始启动中国—欧盟青年经理培训项目,希望向欧洲企业家介绍在中国做生意的文化。培训班的学员们都有MBA的学历背景,并在世界各国的企业有过工作经验。他们来中国参加培训,用自己生命中的一年来了解中国各方面的文化,将自己的经验与中国人交流和分享。这个培训项目已经办了四期,受到很高的评价。” 

  我与2001—2002期的33名学员们进行了多次交谈。这批学员分别来自欧盟成员国,文化背景和专业也各不相同,有电力工程师、IT工程师、律师和商务经理等。为了帮助学员们了解各自的文化差异、性格和潜能,建立合作的团队,以便更好地迎接在中国的学习和工作,他们从2001年9月开始在中国进行为期11至15个月的培训。培训班的第一次集体活动不是商务研讨会,而是为了培养团队精神而组织的一次远足。 

  这些欧洲年轻人在学习期间拍摄下大量的照片,他们参观了中国农村的希望小学,在蔬菜大棚听专家讲解种菜技术,在河北农民家学习耪地。当然他们还参观了部分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如诺基亚、西门子、上海大众等在中国获得成功的跨国公司。 

  来自西班牙的李佳伟先生是该项目的第三批学员,这位已获得汉学学士学位的经理通过培训,目前已在中国开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青年经理培训项目为我提供了一次正规的学习中文的机会。在中国公司的实习和同中国商务界建立的联系,使我更加适应中国的商业模式。对我来说,对自己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有信心但并不容易,而完全信赖你的中国员工就更难了。我认为,在中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信任你的员工。这一点比商务知识更重要。我非常注重使我的客户完全相信中国员工的能力,同时我还注意加强中国员工和欧洲总部员工之间的私人联系。” 

  第四期学员孟华维来自奥地利,这位在美国获得MBA的管理顾问早在6年前就在中国学习和工作过,但他认为还需要在更多方面接受培训。“对外国人来说,中国入世后,我们在中国找工作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会大量回到中国工作,他们的中国背景和了解西方的经验使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中国工作机会很多,因为它的变化太快了。所以我要在这里多实践。”来自意大利的女学员安薇小姐是学习国际关系和传媒通讯专业的硕士,她已经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在2002年1月开始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资的广告公司做市场工作,我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 

  沟通需要理解的胸怀 

  在中国工作了5年的美国人卫德礼原是巴斯特公司的一名经理,2001年在北京郊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对中外文化沟通有一番见解:“一个人如果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异乡,他会发现,那里的人们做事的想法和方法与熟悉的老家有很多不同。如果他带着原有的固定模式去看待这些不同,那他就会感到很不适应并孤独起来。但是如果他带着一个开放的胸怀,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事情,与更多的人交流,那么他对外界的适应性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会加强。我第一次离开美国去欧洲时就有很多惊讶,原来他们可以这样去想问题,这样处理事情!好在我不是一个封闭自己的人,我相信,当地的人如何做事是有他的道理的,这是一种多年积累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我们应当尊重和学习这种文化,而不必守着自己原有的文化,拒绝接受新的事物。” 

  “中西文化差距这样大,有没有融合在一起的可能?”对我的问题,卫德礼先生也有一套理论:“中西文化有很多是相似的,比如我们在招聘员工时,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品性是否诚实。我们最不喜欢那些傲慢和夸夸其谈的人。在跨越文化的鸿沟时,并不需要我们全盘接受对方的思想和做事的方法,只要我们准备好一双倾听的耳朵,敞开理解的胸怀,那么双方的沟通并不是一件难事。” 

来源:经济日报

评论(0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