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两家中国国有企业总计拿出了逾200亿美元资金,投资现金紧缺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
在上述交易中,中国铝业(Chinalco)将增持在力拓(Rio Tinto)的少数股权,而五矿集团(Minmetals)将收购Oz Minerals。这些交易正造成这样的预期:中国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疯狂收购。
然而,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领导承认将其业务国际化的必要性,但对于潜在的跨境并购,大多数人仍持谨慎态度。
银行家们表示,近几周随着市场开始启稳,中国企业高管对于进行海外交易的兴趣有所提升。
“资金不是问题,而且许多中国企业的确感觉到,出于战略考虑,有必要在自然资源和消费者品牌等领域进行海外投资,”一位银行家表示。
不过,一位驻香港的资深银行家表示:“具有全球野心的中国企业仍心存谨慎,不希望以过高的价格购买资产,同时也对自身的海外管理能力感到担心。”
专门从事金融机构交易的撮合者表示,2007年以来,中国企业对西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一系列投资都损失惨重,因此在长期业绩前景更为清晰之前,中国企业不太可能掏出支票簿。
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Haier)过去一直是积极的收购者,长期以来被视为跨境收购的首要人选。然而,即便是这家公司,也变得更为犹豫。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在克服巨大文化差异、整合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系统比海尔更为复杂的海外业务方面,公司的能力尚有欠缺。
“如果我们并购了[一家外国企业],是完全按照他们的管理模式来做?还是按照我们的管理模式来做?还是双方共同找一条路呢?这很难,”张瑞敏表示。
这种态度在中国企业中非常普遍。
中国的金融机构和资源企业在过去两年里进行了一系列交易,它们更喜欢以少数股权投资或合资企业作为扩张业务版图的方式。
但这种方法在其它领域更难奏效。当海尔这样的消费品制造商在海外扩张时,他们需要管理分销零售网络,并开发新的营销策略。
在过去5年里,中国企业高管们亲历了许多海外扩张中的困难。
2006年7月,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在最后一刻放弃了收购新兴市场移动运营商Millicom的计划。
知情人士称,当时中国方面担心没有能力管理Millicom跨越16个市场的资产。其它一些并购交易也以惊人的失败告终。电子产品制造商TCL在2005年收购了汤姆逊(Thomson)的电视制造业务和阿尔卡特(Alcatel)的手机部门,但是随着企业亏损额不断盘旋上升,不得不逐渐缩减两块业务的规模。
甚至连于2005年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中国联想集团(Lenovo),面对亏损日益攀升和全球市场份额下滑,也被迫重新考虑其运营模式。
其它中国企业也正以此为鉴。虽然海尔是全球第一大冰箱制造商和第四大家用电器制造商,但是公司表示,要成为真正的全球领军企业,并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瑞敏称,虽然海尔在非洲和其它新兴市场发展迅速,但在世界最大的白色家电市场美国,刚刚能做到不赔钱。
这种谨慎态度在中国政府中也颇为盛行。
迄今为止,北京方面在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活动中,一直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只有在更为激进的企业高管——例如策划了中铝交易的肖亚庆——的敦促下,才会表示支持。
然而,曾出于安全考虑对中国企业投资表示反对的西方市场,现在已没有资格那么挑剔了。
2005年,来自华盛顿的政治反对导致中海油(CNOOC)以190亿美元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Unocal)的尝试失败。去年,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对美国同行3Com提出的收购要约,也由于政治考虑而落空。
不过,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CIC)正考虑参与竞购美国保险集团(AIG)准备剥离、倍受觊觎的亚洲寿险业务。美国保险集团目前身陷困境。
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