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国内经济的腾飞,全球化的旋流使各种民族文化相遇,科技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讲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轻易地跨越千山万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交换信息,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们皆需应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凸显出理解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迫切性。

 
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跨文化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市场,人才也在国际间流动性也越来越频繁。外资的大量进入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将使高层次人才和热门专业人才更加走俏,特别是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谈判、信息技术、国际旅游、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外语外贸、翻译、工商管理、国际法等职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也因国际交往的需要而大量需要国际通用型人才。美国和欧洲一流的商学院特别关注通过各种手段培训自己的学生掌握跨文化能力!因为跨文化沟通与交际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跨文化职业能力和跨文化领导力是国际人才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大学和企业对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意识也越来越加重视!
 
在企业中,每个人身边都有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组成的人际关系网,每个人都会处于不同文化状态中,在工作中也是一样,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小组中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的“潜在文化”,因为,“跨文化是一种常态”。跨文化存在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客户与企业之间……如果你忽略了跨文化的存在,你将会很难融入社会!
 
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对中国50家最具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跨国经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的其中一项表明: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的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很令人担忧。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不重视导致的代价是沉重的,一个企业国际市场失败的后果不但是金钱损失,更重要的损失是时间和精力的投资,比如法国标志在中国。
 
中国商务领域从业人员约有1.3亿,其中800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其中高级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达75%。”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军说,“中国正在积极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精确掌握国际经贸知识和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国际经贸法律法规的国际商务人才!”
 
“目前,我们非常缺少对外表达让人家完全懂的人才!” ,“中国第一新闻官”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说 。国际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除了掌握国际语言和基本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在《2010第五届新人力高峰论坛论坛》上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要培养国际化的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怎么对待自己,第二怎么对待别人,第三怎么对待周边的环境。培养国际化人才,我们还要培养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教育水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素质、文化。如何使我们的人才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只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才可能在国际交往过程当中得到尊重、信任,从而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成为中国的代表。希望我们的人才战略能够在这一方面作出贡献,我也希望我们的论坛就怎样进一步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使中国的企业家在21世纪当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国际人才研究专家指出,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跨文化交际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欢迎!而是否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国际性企业选拨人才的重要标准!
 
美国国家教育与经济中心对美国400个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贸易常识、对外域文化的敏感性、通晓多种语言、岗位专业技术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等6种能力,是雇主及企业发展对员工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也是未来30年世界绝大多数岗位的技能需求。
 
中国HR在企业“跨文化”人事布局上,面对着全球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如何把HR的职能放在全球视野来思考,如何提供日益全球化企业的HR服务是对每个国内HR从业者的要求。在HR知识结构上,如何能为企业提供国际HR战略,如何提高和开发员工国际技能,如何提高全球组织的有效性,如何实现全球招聘,如何管理外派员工,如何管理全球薪酬制度,如何为企业选聘具有跨文化领导力的高级职业人才,如何管理国际劳工关系和条例等等,这些将是HR全球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作为中国的HR专业人员,应精通中国文化和历史,真正了解中国人,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帮助跨国企业实现有效中国HR战略。比如,如何能真正激励中国员工和境外员工?中国文化中的哪些东西妨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中西方文化中差异的部分哪些是外派员工必须掌握的东西?这些不变和变化的东西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意味着新型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必备什么,等等。
 
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胡八一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跨文化”人事布局上,首先应当转变为全球人力资源配置的观念。而观念的转变首先在于战略意识方面和人才选聘方面,它要求通过全球性思考、全球性决策、全球性整合所有分布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全球一体化开发利用为企业全球化经营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依据全球化经济下新的生涯发展观,人力资源管理者着重要树立的是全球激励和全球培训观念,加强培训和开发信息分享能力、共同学习能力、相互激励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等,尤其是跨文化敏感性、技术技能和领导能力最为重要和迫切。
 
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中国区HR总监颜洁雯说,根据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应具备以下7种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
 
专家呼吁: 我们必须重视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 我国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与过去相比已有所提高,我国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和高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尽管如此,我国主要大城市高级职业人才与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据前几年的报道,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有0.51%,远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由于我国人才“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通用型人才奇缺,因而国内大城市纷纷从海内外引进国际通用型人才。据有关报刊报道,目前国内大城市重点开发的三大类人才中,包括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跨文化职业能力的外语外贸、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许国彬教授在《加强大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一文中指出,根据我们近年来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着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较低、尤其缺少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懂国际惯例、熟悉WTO游戏规则的高级金融、商务、保险等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如注册会计师等)的高级人才;三是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四是缺乏一批跨文化素质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根据这种形势的变化来制定与实施人才战略是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因为,人才竞争不仅是个体、群体素质之争,更重要的总体谋划之争。对此,我们要通过组织的形式制定出在全球人力资源市场中有利于人才竞争取胜的制度和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诉求》一文中说,密切的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背景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全球化生活给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张力。“全球化”就像一个精灵出没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在这个新时代中,人们需要一场自觉的精神革命,全球意识、跨文化沟通变得日益重要……在我国走向世界,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国家的进程中,我们面向世界未来、面向人类社会未来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特别重视具备通过跨文化沟通,有效实施和谐世界治理的素养和能力。
 
在西方,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职业能力已经成为一门跨领域的新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必修课。在日益开放、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 跨文化沟通能力理应成为我国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中国高等教育界只有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才能培养和锻造未来中国乃至于世界的领袖人才,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在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实现学习和超越。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在《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一文中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播领域,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语境,以及从容把握跨文化信息和沟通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及时了解国际形势,积极探究国际问题,深入了解外国受众的心理特点、话语规则和接受习惯,熟悉外国受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而做到知己知彼、体用兼顾,并通过“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和“国际问题的中国表达”,或“中国视角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视角的中国传播”,引起关注,引发共鸣,和而不同,提高说服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加强学生前沿专业知识与知识结构、跨文化交流、传播技巧与方法、批评与创新思维、多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同时,创造条件开展国际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实战能力。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博鳌亚洲论坛大学校长论坛上说,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能力进行创新、领导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这就意味着大学需要全面关注学生发展。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金铨说,翻译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了解语言学、各国文化知识,而且应该懂得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尤其是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贸易、金融实务和跨文化交际等专门领域的本领。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在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上说,跨文化交际不单是要懂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还要将本国的文化介绍出去。 他强调:“我们只有将本民族的文化通过介绍给外国,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让国与国之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际,才能达到建设和谐世界的目的。”
 
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说,“跨文化教育”是当今英语教学关注的热点,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语言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是当代外语教学的契机,同时也对外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教好语言;只有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不单是接触到人类优秀文明的基本工具,也是将我们的下一代送上广阔世界舞台的重要方式。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员,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我觉得现在我们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就是说我们现在打交道的人已经不局限于本国的人,需要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我认为除了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比如说有国际化的观念,掌握一门国际语言,还要懂基本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跨文化职业能力。
 
国内高校跨文化教学的现状
 
“专业--职业”的教育模式,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专业人才的培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平教授在《国际学术视野、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专题讲座中,对中国高等教育归纳了几个观点: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缺乏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自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在课程设置中,小组讨论比较少。第三,中国高校让学生较早地选择了专业。他深刻指出中国功利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即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就选择什么专业,这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陈教授提出,专业是什么?他认为,专业不等于职业。曾经的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的马云,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兼首席执行官,曾经本科读朝鲜语的张德江同志,现为国务院副总理,诸多例子都说明了专业不等于职业这个观点。陈教授通过比较中国与英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英文表达方式,得出了中国对专业的传统英文表达“specialty”, 美国用“program”,英国用“course”。
 
陈教授谈到,薛国仁、赵文华两人从我国教育论文中收集并归纳了几种对专业的定义。第一,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中“专业”所隐含的社会分工属性,在社会现实认识中人们对高校专业很容易将教育等同于职业。第三,专业设置长期以来参照苏联模式:专业--职业模式。同时,他指出了美国高等教育应对社会需求的专业形成的路线是:职业课程--学位课程,不以专业形式出现,是以学位课程出现。还有芝加哥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实施严格的通识教育。
 
陈建平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首先要形成一种敢于问问题的文化,如何引导学生和鼓励学生问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创新的种子,也就有了创新的意识。其次,反思一下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中国“功利性”的教育体制,无法让学生专注于文化素质的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和钱老自己的回答,振聋发聩,实际上指出了中国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刘人怀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等在试答“钱学森之问”时说,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名校,是与它长期的文化沉淀、学术积累和人才济济分不开的。大学应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不仅学习理工,还应学习人文;不仅了解现代,还应了解古代;不仅知道外国,更应知道中国。避免大学生和研究生成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两句话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是具有正面意义的。但是,现在只突出前一句话而忽视后一句话,就变成负面意义了,以至于“官本位”气息弥漫教育界和学术界。很多教授热衷于当官,十几个、几十个教授“竞聘”一个处长岗位。因为当了官可以搞“权钱交易”,可以获得不当官的教授难以获得的“红利”,例如利用职权获得项目和经费。官本位现象加剧了浮躁。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在听取我国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提出“大学功利化是要命问题”
 
“在国内,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不少地方看到怎么有利于升学,就怎么办教育。因此今天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无法绕过、也无法拖延的重大问题。”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就必须创新教育,建立新的人才选拔教育机制,建立有利人才成长的新教育观。
 
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说:“我觉得中国教育过于功利性,把人的培养看成是制造GDP的工具,这是应试教育,不是素质教育,不利于人的成长。”
 
茅于轼说,我们把教育看成是国家培养人才,这样的说法一直有争议,但到现在还没改变。在这种思路下,从小怎么写怎么算,到大学报什么专业,都是为了将来能赚钱。这样培养人的目的是将来制造GDP,制造社会财富。“从社会的发展来讲,这个目的也是必要的,但这把教育变成了功利教育,变成了反素质的教育。” “我认为应该把教育从国家立场转变成个人立场,变为培养个人的素质。”
 
“让公众失望和不满的是,国内的教育出现严重的扭曲、异化。废除科举100多年,我国一直学美国、学德国、学苏联,但最终自己的教育根都没了,弄得一副失魂落魄相。”南京大学教育管理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桑新民提出,我国的教育欠缺“中国智慧”。“中国教育要想争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是否有自己的精、气、神———即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师独立人格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跨文化课程多为选修课 使用国外原版教材 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跨文化专业或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但主要停留在研究生阶段或作为本科阶段选修课程,且很多是依附于外语类、新闻传播类涉外相关的专业。在教材方面,普遍使用国外的原版教材,这引发了很多问题。由于大多数国外原版教材语言难度过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阐述、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国外教材均采用他国视角,教材内容与中国的文化语境并不相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现有的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不利于向高层次发展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一虹说,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都有一定局限。行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只关注交际行为本身和交际结果,执着于具体目标。但在我们一般性的大学教育中,很难确定学生将来可能与之打交道的目的文化,因此也很难像对特定出国人员进行培训那样对学生实施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知识中心模式,则集中于认知层面,主要向学生灌输有关文化知识,但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而且还不适用于处理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传授文化知识容易变成“定型”(stereotype),反而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向较高层次发展。
 
就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而言,高一虹指出,我们的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实践往往缺乏足够的开放性,没有给学生较多面对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需要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帮助其提高言语行为的得体性。
 
学习跨文化课程 学生首先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据了解,目前在在高校外语教学中,主要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语言能力培养阶段、交际能力培养阶段,以及未来要更加关注的跨文化交际阶段。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外的文化教学理论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思路,但是需要我们将其本土化,使之更加符合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是跨文化沟通的基础和前提。我们首当其冲地应该从认知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始,这也是长期的不足之处。应当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完整了解,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底蕴、具备时代色彩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平教授说,跨文化交流要理解不同的文化,接受跨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形成过程是从开始的不可思议到慢慢深入分析再到理解和接受;是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过程转变;是从本地视野到全民族再到全球视野转变;是从单一文化到民族文化再到多元文化转变。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郝平在《中国情怀 国际视野》一文中说,不止是大学的发展要和国际接轨,每个学生都应该以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他指出,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九种重要的素质:一、语言基础扎实,具备一流外语应用能力;二、知己知彼,加强对对象国国情的学习;三、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四、国际关系,国际法领域知识基础扎实;五、政治能力过硬,坚持原则,不卑不亢;六、讲究沟通技巧,创造融洽氛围;七、灵活机动,兵贵神速,培养应急处置能力;八、以情动人,细节决定成败;九、纪律严明,精诚团结,坚忍不拔,心胸开阔。
 
学习跨文化课程,还需要了解和尊重异域文化
 
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Susan Sclafani博士说,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正在急速转型,这就决定了未来30年世界对于人才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需要不同国别的员工具备多种语言的交流、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意识。
 
什么是一个全球化的能力呢,全球化的能力意味着年轻人不只要懂得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知识各方面,还需要知道其他国家语言、文化、历史、知识各方面的东西。跨国交流需要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但是除了语言的交流能力以外还需要对文化等各式各样的理解,这样才得以比较透彻的交流。年轻人即将面对一个跨文化、全球性跨国界的环境工作,所以他们自然需要跨国界的交流能力。我们年轻人在成长过程当中就需要形成这样的观念,他们要对其他的国家、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非常地尊重和了解。
 
国内大学、院校机构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努力
 
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及企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日益彰显,国内高校、教育机构等纷纷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从战略高度进行应对、寻求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 建立全球视野、责任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广阔发展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才培养应进入全球视野,主动应对全球化的选择,着力培养具有全球领导力和行业领袖力的优秀人才。目前,学校正在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启动人才培养全体系的再造工程,深入研究人才培养路径、问题与对策,制定全球化时代杰出人才培养的路线图。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责任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培养具有全球领导力的栋梁人才。在这个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目标能力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坚持、跨文化沟通、专业学习、自主拓展、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等方面能力,真正锻造出具有全球领导力的杰出人才。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持之以恒地积极探索本科通识教育模式,尤其重视对国外先进通识教育模式的借鉴和拓展。美国和法国的精英教育要求大学必须有两年的预科教育专门开展通识教育,强化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的训练,特别是注重领导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发现,由于西方世界对非西方文化的漠视和尊重不够,多元文化意识缺乏、对跨文化能力的训练不够是其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学习当中超越,就要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吸取其教训,扬其长,避其短,切实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拔尖创新人才。
 
思考和路径:关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探讨
 
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结合其他高校长期以来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
 
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三大文化体系的精髓。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必须加强交流、对话,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友善,使差异的世界和谐相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沟通交际技能的训练。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通晓世界三大文化体系的精髓,就是要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精髓是什么?西方文化体系的精髓是什么?伊斯兰文化体系的精髓是什么?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是跨文化沟通的基础和前提。我们首当其冲地应该从认知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始,这也是长期的不足之处。应当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完整了解,并形成以中国文化为底蕴、具备时代色彩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于伊斯兰文化,我们更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美国因为没有很好地处理和沟通与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就注定了美国对全球的治理只能走霸道的道路,而不能走王道的道路。未来的全球领导者,必须要互相承认彼此间的差异,相互尊重、补充、协调,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姿态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必须要尊重、学习和吸收世界不同文化,构建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沟通对话关系;必须要博采众长地借鉴各方文明成果并把本土的文化创造向世界推介。惟其如此,才是对不同文化体系精髓的真正领悟,也才能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游刃有余,不为所绊。
 
其次,要教会学生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方法论。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跨文化沟通的方法论中,有两大方法论体系至关重要。第一是心理学。跨文化沟通和人的感知、思维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观念等密切相连,休戚相关。因此,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自然在跨文化沟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个方法论体系是传播学。跨文化沟通本身即属于传播学的范畴。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渠道、反馈、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传播学所及方面都对跨文化沟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构建跨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跨文化方法论教育,必须涵盖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基本方法论体系,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方法。
 
最后,要探索外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外语教学是培育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全方位做好外语教学相关工作,使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目标得到真正有效落实。要不断探索和加强制度设计,营造良好的跨文化教学环境。中国人民大学自2009年开始设立国际小学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共同学习,交流对话,有效地增进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示范效应对高校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注重教师相关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与培训,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如开设跨文化沟通、沟通原理、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等相关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使更多专业的学生可以系统地参与学习。要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外语课堂教学中要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双提高;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跨文化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及更有利的环境。只有全面探索和切实改进外语教学工作,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培养一批不仅是懂得英语,而且还需要懂得当地文化和当地民族语言的人才,才能真正担当得起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才的责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于2012年对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通过逐步调整,形成了一套适合零起点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该方案包括专业外语类课程、经管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和公共外语类课程四大部分。该体系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将经贸知识与外语课的讲授结合起来,实现了由浅层次复合向深层次复合的质变,复合型、应用型的培养效果日益显现。
 
北京外国语大学:启动新平台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国网2012年11月30日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开展54种外语教学,是中国开设外语语种数量最多的高等学校。北外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和亚非学院,集中开展欧洲、亚洲、非洲的非通用语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精通对象国语言、熟悉对象国国情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优秀外语人才。随着中国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和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特别是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和多元。
 
为应对这种需求的变化,提升北外在外语学科方面的集群优势,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科研实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欧盟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平台”和“亚非语种群专业建设平台”。
 
“欧盟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平台”,将是国内唯一一个涵盖所有欧盟国家官方语言的跨院系教学科研联合体。平台由北外英语学院、德语系、法语系、西班牙葡萄牙语系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共同组成,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强化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加强中国对欧盟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水平,使其成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重要内容。“亚非语种群专业建设平台”所依托的亚非学院,将着力于提高针对亚非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和科研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眼国家及社会需求,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复语型亚非非通用语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依托这两个平台,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并成为欧洲及亚非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单位。
 
黑龙江大学:语言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
 
黑龙江大学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教学阶段和应用提高教学阶段。基础教学阶段课程为必修课程,教学目的侧重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类和语言技能类课程;此外,为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这一教学阶段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外语语言应用能力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基础教学阶段的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巧教学添加了文化教学内容,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该校为完成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开设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课程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常识为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策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延边大学:坚持多元文化教育,构建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传承、传播、创新民族文化的重任。多元文化教育充分体现了该校文化融合与创新的优势,是该校突出的办学特色 !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延边大学继续坚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把多元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进一步整合和开发多元文化资源,确立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教学管理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发展需要的民族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延边大学培养的人才既有适应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能力,又有适应主流文化发展需要的能力,具有跨文化的素质和融入国际社会的适应能力。借助民族生三语兼通的语言优势,形成了良好的毕业就业竞争优势,毕业生到国外求学与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应对国际形势 中国启动《国际注册跨文化交际管理师》国际人才认证体系
 
据了解,为顺应国际发展形势,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的跨文化交际国际精英人才, 美国认证协会(ACI)结合美国累积多年的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相关学术及实践研究成果,根据中国的国情推出《国际注册跨文化交际管理师》国际人才认证项目。同时授权儒森教育集团儒鸿书院作为该项目中国地区唯一的运营商和项目认证管理中心,负责认证项目的培训、考试组织、省级认证考试中心和认证培训中心的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专业人才认证中心的审批和授权,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
 
国际注册跨文化交际管理师认证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中西文化比较、结合形象与礼仪艺术和话语艺术、应用案例教学
 
《国际注册跨文化交际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于提高21世纪中华民族中青年一代的世界情怀和人文精神,在文化冲突和大融汇的滚滚洪流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主体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海纳百川。从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点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琴、棋、书、画、茶之国学技艺进修,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话语沟通艺术、跨文化交际艺术、形象与礼仪艺术的实践技巧与案例学习,掌握国际高级职业经理人实务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跨文化职业能力和跨文化领导力。
 
《国际注册跨文化交际管理师》课程体系设置了国学基础——《国学与文化导论•以审美为核心》;其核心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艺术、话语沟通艺术、形象与礼仪艺术等,主要以案例分析和中外文化对比的方式,使学员掌握跨文化交际管理实务,提升实践运用能力;选修国学技艺课程则结合中国传统琴、棋、书、画等传统技艺学习和鉴赏,提高学员个人的综合文化修养。

据了解,儒鸿书院项目覆盖上海、长春、武汉、宁波、无锡多家民办教育机构,隶属于儒森教育集团。多年来儒森教育以国际中文教学和培训国际对外汉语教师为主业,为外国在华企业和世界500强大型外资企业培养了大量能讲中文、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的外籍员工,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国际对外汉语教学技术的优秀教师队伍。儒森教育集团整合自身多年来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及教外国人学中文领域的优势资源,汇聚上百名一线骨干教师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花费了1年多的时间,整理了数百种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经典案例,编制成一套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管理师课程,同时引进ACI美国认证协会的《国际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体系》及在跨文化领域的先进国际理念,在中国首次开设 《国际注册跨文化交际管理师》的培养和资格认证工作。

来源:儒鸿书院

评论(1
沫沫的笨笨Say:2015-04-22 14:14:30回复该留言
真觉得现在各大高校严重缺少 跨文化这门 课程,目前形势来看,在全球化今天,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多么的重要!
名称*
验 证 码 点击换一张 看不清?
字数不得超过1000字
扫描关注磊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