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特点
对传统文化与制度制约的并重是新加坡企业管理的精髓和要义所在。
其一,新加坡能成为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腾飞,与李光耀先生把儒学当作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和核心价值观不无关系。这种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它成了渗透在新加坡企业的一切活动中的无形理念体系,成了企业的灵魂所在;成了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标准、传统、观点、道德和规范;成了企业里不成条文的,但被员工普遍遵循的信念和习惯作风。即使是最复杂棘手的人力资源问题,也往往在企业文化面前迎刃而解。
新加坡的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家庭核心价值观”。李光耀十分重视儒家家庭伦理,尤其是孝道。他说:“如果孝道不受重视,生存体现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变得粗野。”他甚至还提出:“我们有必要立法规定,子女必须照顾或供养父母。”
当然,这也与新加坡的历史有关: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这些华人到新加坡后,处于一个陌生的特殊环境,赖以生存的单位就是家庭、家族。一个人要是没有一定程度上的家庭支持或者属于一个家族并按家族规矩进行活动就无法开展生意。由此造成了新加坡企业文化呈明显的家族性。这有利于他们在创业时抱团打天下。
其二,制度建设规避传统文化的弊端。儒家管理思想在尽显其优势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存在忽视价值规律、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流通慢、条块分割等弊病,这容易使得企业缺乏活力,缺乏个性,依赖性强,没有竞争意识与冒险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得益于多元文化的背景,新加坡的企业以建立与国际化接轨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突破点,在诸如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所有权、责任、分配、用人机制,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建章立制,直接规范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使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也更强大。
同时,新加坡政府也注意以建立创新经济来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首先是领导人始终旗帜鲜明地大力宣传与推广创新。李显龙总理强调,面对当前激烈的区域与国际竞争环境,新加坡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创新及创业精神,同时拓展研发领域。其次是完善机构设置,大力促进创新。新加坡将原“生产力与标准局”更名为“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从而赋予该局一个创新任务,增强约占新加坡企业总数90%的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员工创新。第三是用教育为创新经济开路。新加坡政府已决定赋予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及新加坡管理大学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而各大学也纷纷行动起来,设置创新方面的专业课程。